管理员请 登录
首页> 会议培训>团体小组

何文化:动力性心理治疗(个人成长)团体招募启事

2021/06/18 01:131081


你是否在人际关系中有时感到自卑、恐惧、紧张?

你是否与亲人、朋友、权威相处时总是会小冲突不断?

你是否总是在群体中身不由己处于被忽略或是被抛弃的困境?

你是否在亲子关系中感到困惑、无力?

你是否在咨询师的职业道路上有时感到迷茫、耗竭?

你是否想进一步认识自己以促进自我整合?

你是否想在团体的互动交流中发现不一样的自己?

你是否想体验深度人格探索带给你的顿悟、修通、畅快淋漓?

心理动力性团体是以精神分析学为指导的一种特殊的团体治疗形式,其工作方式是:在清晰严明的设置框架内,为组员提供稳定、包容、接纳、尊重的抱持性过渡空间,促进潜意识冲突进入意识层次,协助组员情感的流动与修通,进而增进自我觉察;并且在团体中再现组员的原生家庭,使每一个组员的早年经验在团体中重演,协助组员探索造成他们内心冲突的家庭因素;通过组员间的互动,协助组员处理人际间的“投射性认同”,促进人格的整合。

 

招募对象:

心理学从业者,心理学爱好者,无精神病史,经治疗师评估有比较好的自我功能,适合

在小组中体验和成长者;比较熟悉的同事、同学和夫妻等不宜同时入组。

 

入组基本要求:

1.决定入组后,先接受治疗师一次的入组访谈(30分钟),了解你的个人情况、你进入小组的目标,(每个入组成员都需要有至少一个入组目标,当然是团体治疗功能的实际可行的目标),综合考虑你是否适合加入本次团体治疗;

2.要求入组所讲述的内容是真实的;一旦确定加入本团体,每位成员都必须签订团体治疗协议。

3.在治疗过程中尊重小组的设置。

小组设置:

1.本小组为缓慢开放的团体,每10次为一轮,建议参加完整治疗过程为12轮。每轮开放组员流动。如小组中有达到了治疗目标的组员离开,剩余人数低于适合人数时,可进入同数量的组员,直到治疗结束。

2.治疗时间及频率:每周活动一次,为周三下午16:00-18:00,每次2小时。             

(国定假日以及治疗师因工作原因外出时,治疗时间顺延到下周,一般会至少提前3天通知小组成员)。

3.坚持保密原则:每个小组成员均有责任和义务对小组内成员的隐私以及小组内发生的所有互动的言行内容进行保密。入组后签署书面保密协议。

4.收费设置:每人2000元/10次,一次性缴纳费用,中途退出费用不退。为保证小组的氛围和互动设置,费用一次交齐,请报名者事先考虑到这一因素。

5.参加小组过程中能够保持开放、内省、积极投入的态度,并且能够真诚的面对小组其他成员以及自己,在遇到小组成员不同意见甚至发生冲突时,能够忍受一定的压力和不愉快,能够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想,但禁止用任何行动来表达(主要指行为失控)。


专家简介:

团体咨询师:何文化

专业资质: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受训经历:

中德第四期高级家庭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   (2年)

中德第五期、第六期高级精神分析师连续培训项目

【初级组】+【高级组】 (3年+3年)

整合动力性团体心理治疗连续培训项目 (2年 薛伟)

聚焦取向心理治疗连续培训项目 (2年 徐钧)

自体心理学连续培训项目(2年 徐钧)

英国Tavistcok模式婴儿观察督导组(2年 林玉华 IPA 台湾)

1+2案例督导(3年 林玉华 IPA 台湾)

1+1儿童青少年专题个别督导(翁欣凯 Tavistcok儿童治疗师 台湾)

个人分析    330次 (每周1~2次) 已结束

目前正在接受躺椅式长程高频精神分析(陈冠宇IPA 台湾)

治疗取向及范围:

精神分析,动力性心理治疗,家庭治疗,动力性团体治疗,神经症、抑郁症的整合式治疗,轻至中度人格障碍心理治疗,家庭关系,夫妻治疗,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等领域。

师从德国著名精神分析师Hermann Schultz博士、Maya Nadig博士和张天布教授。擅长动力学取向的个体和团体心理咨询、长程动力学取向心理咨询与治疗。自2006年5月开始接待案例,迄今可达个案10000小时以上,团体1000小时以上,具有较为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


文件下载
文章推荐

【加勒拉克教授】强迫症认知行为治疗的理论与实践工作坊 ——课前测试顺利完成

为保证强迫症认知行为治疗的理论与实践工作坊顺利开展,山西省团体心理治疗学会于2022年6月29日上午9:00进行了课前测试会议。本次会议由教学部部长冯老师主持,山西省团体心理治疗学会会长吕斌、加勒拉克教授和翻译张若金老师共同参与了测试。 本次测试主要针对课程流程进行了沟通,相关设备操作、网络稳定性及翻译转播流畅性进行了调试与试播。其次,山西省团体心理治疗学会负责人吕斌会长与加勒拉克教授沟通了5次直播课程的整体安排及修改建议,以确保本次工作坊的全部内容完美呈现。最后,吕斌会长对加勒拉克教授表示感谢并期待工作坊的顺利开展。本次课前测试会议全部达到预期效果,期待强迫症认知行为治疗的理论与实践工作坊顺利开幕!

浏览 6949 次查看更多 >>

山西省第二届疫情防控与心理健康公益论坛圆满结束

为响应山西省民政厅关于动员全省性社会组织积极参与防疫工作的文件要求,2022年11月20日上午,山西省团体心理治疗学会特邀请心理专家,面向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医务人员,开展了《山西省第二届疫情防控与心理健康工公益论坛》。本次论坛共有医务人员、心理学爱好者及社会其他人员400余人在线观看。 论坛开始前,山西省团体心理治疗学会吕斌会长做了重要讲话。吕斌会长强调,希望参会的学员能够在心理上得到支持,有一个好的状态。同时给大家提出了一些长期封控在家导致焦虑如何调节的小建议:第一是制定一个计划,每天做一些事情、保证饮食和睡眠;第二是每天专著一件事情,如看书、听音乐、学习等,并享受这样的过程;第三是找到一些来自家人和朋友的陪伴和支持;第四是进行一项锻炼;第五是思考一些体验。主题:《积极情绪,点亮生命》讲师:傅霞 山西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傅老师从心理学实验入手,结合一些形象生动的案例,如“力学之父”钱伟长,“人民英雄”陈薇少将院士等向我们阐述了什么是积极情绪及积极情绪的力量,同时也告诉我们运用心理学的一些方法把压力转换成自己人生的助力。主题:《放飞心灵,让生活如诗如画—我们与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医务人员在一起》讲师:王秀梅 心理学副教授王老师通过疫情反思ABC强调了对于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其实更多的是取决于我们对于这件事情的反馈、我们的行为和情绪表现;其次学员进行了雨中人绘画的创作,王老师也对学员的作品进行了分析;最后王老师还告诉学员可以通过创意工作、规律生活、休闲时光来构建自己的美好生活。主题:《疫情下的压力调试》讲师:王宏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宏老师剖析了我们的压力是从哪里来,带领学员在线体验了神奇的魔法壶,并且对于部分学员的魔法壶作品进行了详细分析,同时也分享了如何很好的面对压力的一些具体方法,如学会接纳、修通情绪、寻求帮助、换位思考等。本次论坛针对长期处于高压应激状态的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常遇到的疲惫、压抑、焦虑等问题,从不同理论基础、不同角度及不同方法全方位的分享了应对压力及调试压力的方法。大家在如何减压及调节自己内心的压力方面都有所收获。同时,也为山西省的疫情工作公益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浏览 7000 次查看更多 >>

山西省团体心理治疗学会会员面授课| 8月5日崔清华老师心理格板技术圆满结束

心理格板起源于德国的家庭格盘,通过深入研究,不断改进、创新和拓展,2015年被命名为“心理格板”。作为直观投射的心理咨询和谈心谈话的辅助工具,简单易学,深受咨询师和来访者的喜爱。2022年8月5日下午,由山西省团体心理治疗学会主办的心理格板会员面授课圆满结束。主讲崔清华老师详细阐述了心理格板技术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包括利用其直观投射性,提高自我觉察力;寻找资源,改善人际关系;探析原生家庭,扬长避短;外化问题,提升正能量等内容。学员互动 这是学员对自己家庭成员的摆放位置,由于涉及到个人隐私,在这儿就不再赘述 。在这两个小时的课程当中,学员们积极主动的通过心理格板技术探索自己的内心深处,剖析自己的原生家庭,和老师充满了良好的互动,并都沉浸在心理格板的魅力当中,下午17:30会员面授课第20期:心理格板技术圆满结束!

浏览 7140 次查看更多 >>

山西省团体心理治疗学会工作坊|加勒拉克博士《强迫症的认知行为治疗理论与实践工作坊》圆满结束

8月27日,由山西省团体心理治疗学会主办、加勒拉克教授主讲、张若金老师翻译的《强迫症的认知行为治疗理论与实践工作坊》顺利结束。本次工作坊共有5次直播,内容包括:强迫症概论、强迫症治疗、预防反应暴露、认知重建和个人疗程、综合案例等。虽然疫情阻隔了地域与空间的距离,网络却增加我们更多线上交流学习的机会。 在加勒拉克老师的带领下,跟随课程进展,学员们通过基础理论、治疗方法、治疗案例的学习,对强迫症有了更深的了解与认知,为下一步的工作与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课程详情与报名方式】

浏览 6974 次查看更多 >>